《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寒食节期间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原文如下: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1. 春城:指春天里的京城长安。
2. 飞花:随风飘动的花瓣。
3.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两天,家家户户禁火冷食。
4. 御柳:皇宫中的柳树。
5. 汉宫:这里借指唐朝宫殿。
6. 传蜡烛:寒食节期间通常禁止生火,但权贵之家可以例外得到皇帝赐予的蜡烛照明。
7. 五侯家:泛指贵族或权臣之家。
译文:
在春天的长安城里,到处都飘扬着落花;寒食节里,东风吹拂着皇宫里的柳枝,使之倾斜摇摆。到了傍晚时分,皇宫中开始点燃蜡烛,并将这象征光明的火焰传递到权贵们的家中,那袅袅升起的轻烟缓缓地弥漫开来。
赏析:
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通过描写春天里京城处处可见的飞花,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氛围。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进一步刻画了寒食节特有的景象——春风轻拂下的皇宫柳树显得格外柔美动人。第三句“日暮汉宫传蜡烛”点明了时间已经到了夜晚,同时暗示了只有少数特权阶层能够享受灯火通明的生活。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则将视线聚焦于那些显赫家族,表达了对他们奢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习俗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上层阶级的生活状态,也隐含着作者对于公平公正理想的追求。整首作品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开阔,充分体现了韩翃作为晚唐著名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