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

2025-05-14 03:09:41

问题描述:

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有没有大佬愿意带带我?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4 03:09:41

在会计学中,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核算成本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折旧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加速折旧方式。这种方法通过逐年减少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来分摊其成本,特别适合那些技术更新较快或损耗较大的资产。本文将结合一个具体的例题,详细解析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应用。

例题背景

假设某公司购买了一台生产设备,总价值为人民币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10%。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及最终的残值。

计算步骤

1. 确定年折旧率

根据题目条件,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因此采用直线法计算的年折旧率为20%(即1/5)。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年折旧率是直线法的两倍,因此为40%。

2. 第一年的折旧计算

第一年的折旧额 = 设备原值 × 年折旧率

= 100,000 × 40% = 40,000元

3. 第二年的折旧计算

第二年的折旧额 = (第一年末剩余价值 - 残值)× 年折旧率

剩余价值 = 原值 - 第一年折旧额

= 100,000 - 40,000 = 60,000元

第二年的折旧额 = (60,000 - 残值)× 40%

= (60,000 - 10,000) × 40% = 20,000元

4. 第三年的折旧计算

第三年的折旧额 = (第二年末剩余价值 - 残值)× 年折旧率

剩余价值 = 第二年末价值 - 第二年折旧额

= 60,000 - 20,000 = 40,000元

第三年的折旧额 = (40,000 - 10,000)× 40%

= 12,000元

5. 第四年和第五年的折旧计算

当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在最后两年需要调整折旧方式,以确保资产在报废时达到残值。因此,从第四年开始,采用直线法分摊剩余价值至残值。

剩余价值 = 第三年末价值 - 第三年折旧额

= 40,000 - 12,000 = 28,000元

剩余年限 = 2年

每年的折旧额 = (剩余价值 - 残值)÷ 剩余年限

= (28,000 - 10,000)÷ 2 = 9,000元

总结表格

| 年份 | 原始价值 | 折旧率 | 当年折旧额 | 累计折旧额 | 剩余价值 |

|------|----------|--------|------------|------------|----------|

| 第1年 | 100,000| 40%| 40,000 | 40,000 | 60,000 |

| 第2年 | 60,000 | 40%| 20,000 | 60,000 | 40,000 |

| 第3年 | 40,000 | 40%| 12,000 | 72,000 | 28,000 |

| 第4年 | 28,000 | 直线法 | 9,000| 81,000 | 19,000 |

| 第5年 | 19,000 | 直线法 | 9,000| 90,000 | 10,000 |

结论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是前期折旧额较高,后期逐渐降低。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固定资产在早期使用阶段的高损耗情况,同时符合谨慎性原则。对于企业而言,合理选择折旧方法不仅有助于准确核算成本,还能优化税务筹划。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实际应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