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描写燕子的古诗

2025-05-14 18:53:39

问题描述:

描写燕子的古诗,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4 18:53:39

燕子,这一灵动的小生灵,自古以来便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它们轻盈的身姿、欢快的鸣叫以及迁徙中的执着,总能引发人们的无尽遐想。在中华诗词的浩瀚星空中,描写燕子的佳作数不胜数,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燕子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哲思。

唐代诗人杜甫在《绝句》中写道:“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短短两句,却将春日的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燕子穿梭于泥土间,衔泥筑巢,为春天增添了无限活力;而“飞”字更是赋予了燕子一种自由自在的灵动之感。这种对生命的礼赞,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

宋代词人晏殊在《破阵子·春景》中也提到了燕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里通过燕子的归来,点明了季节的更替。新社意味着春耕开始,而清明则象征着万物复苏。燕子不仅是春天的使者,更是时间流转的见证者,其形象因此显得格外深刻。

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则以燕子烘托出离别的哀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的燕子虽未直接出现,但读者却能从“昏鸦”的对比中感受到一种孤寂的氛围。燕子的迁徙本是自然规律,却也映衬出游子漂泊他乡的无奈与惆怅。

此外,清代郑燮在《竹石》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虽然这首诗主要赞美的是竹子的精神,但其中提到的“东西南北风”,却隐隐让人联想到燕子在天空中翱翔的姿态。燕子无惧风雨,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归宿,这何尝不是一种坚韧的生命力?

燕子的身影穿越千年,始终活跃在文人的笔尖。它们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承载着人类对于生命、时间和情感的思考。无论是欢快的鸣唱,还是执着的迁徙,燕子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属于它们的故事。正因如此,描写燕子的古诗才得以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