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特种设备的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二、职责分工
1. 主要负责人:对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2. 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具体负责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日常管理,定期开展检查,并监督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3. 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具体操作与维护保养,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并协助整改。
4. 维保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定期进行专业维护保养和技术指导,配合开展隐患排查。
三、隐患排查
1. 日常检查:操作人员每日班前班后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查看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或气味。
2. 定期检查:由安全管理人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每季度至少一次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专业评估。
3. 专项检查:针对季节性变化、重大节假日前后以及特殊工况下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活动。
四、隐患治理
1. 分类处理:
- 对于一般性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
- 对于较大隐患,需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 对于重大隐患,则必须停止使用相关设备直至整改完毕并通过验收。
2. 跟踪督办:建立隐患台账,记录每次排查的结果及处理过程,确保每项隐患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3. 信息反馈:将隐患排查治理的情况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接受监督检查。
五、教育培训
加强对员工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和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其识别隐患的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六、考核奖惩
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于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失职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严肃追责。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制度,可以有效提升特种设备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