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得像一块巨大的宝石。我和几个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我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哨响——是班主任李老师来了。
李老师平时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对我们也很温柔。可今天,她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笑容。她径直走到我们面前,双手叉腰,眼神里透着一股严肃和威严。我们都愣住了,不知发生了什么。
原来,刚才有几个同学随手将垃圾扔到了操场边,而我恰好是其中的一个。李老师并没有当场点名批评,而是让我们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她平静地说:“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方便,那我们的校园会变成什么样?”
虽然李老师的语气并不严厉,但她的目光却让我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我低头看着脚下的草地,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我意识到,自己确实做错了事情,却因为一时贪图方便忽略了后果。
就在这时,一个女生突然站了出来。她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张晓雨,平时文静内敛,从不轻易发表意见。只见她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老师说得对!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如果每个人都像刚才那样乱丢垃圾,那我们的教室、走廊甚至整个校园都会变得脏乱不堪。这不是我们应该有的样子!”
张晓雨的话一出口,全班顿时安静下来。我抬起头偷偷看了她一眼,发现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然后,她转身面向大家,继续说道:“所以,我建议咱们一起行动起来,把操场清理干净,并且以后一定要注意垃圾分类,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她的声音不大,但却充满了力量。我被她的话深深触动了,内心涌起了一种羞愧感。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开始自觉地弯下腰捡起地上的垃圾。
看到这一幕,李老师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拍了拍张晓雨的肩膀,说:“晓雨,你今天的表现真棒!你的勇气和责任感值得表扬。”随后,她又转向我们所有人,语重心长地补充道:“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改变很多事情。希望你们记住今天的教训,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那天之后,我们班真的发生了变化。同学们变得更加注重环境卫生,不仅主动参与清理工作,还自发成立了环保小组。而张晓雨,则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榜样。
回想起来,正是那次事件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愤怒,哪怕只是小小的不满或提醒,都有可能成为推动集体进步的动力。而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