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伤仲永》阅读习题及答案

2025-05-19 07:33:16

问题描述:

《伤仲永》阅读习题及答案,急!求解答,求别让我失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07:33:16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经典散文,讲述了方仲永从天才儿童到平庸之人的转变过程。这篇短文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意义。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以下是一些阅读习题及其答案。

阅读理解题:

1. 问题:文章开头提到方仲永“未尝识书具”,却能“指物作诗立就”。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这表明方仲永具有非凡的天赋和才华,无需经过学习就能创作出诗歌,展现了他作为“神童”的特质。

2. 问题: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这一行为对仲永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父亲的行为使仲永失去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导致他的才能逐渐衰退,最终成为一个普通人。这种行为反映了短文中所批判的社会现象——过分依赖天赋而忽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3. 问题: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感慨“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成长的看法,强调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即使一个人没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只要通过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反之,如果既有天赋又不加以培养,则可能一事无成。

4. 问题:结合全文,请谈谈你对“伤仲永”中“伤”字的理解。

答案:“伤”字包含了多重含义:一是为仲永失去天才潜力感到惋惜;二是批评其父未能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三是警示世人重视教育的重要性,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5. 问题:本文通过讲述方仲永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哪些道理?

答案:本文告诉我们,人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天赋,更需要后天的努力与学习。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机会,不要因一时的成就而懈怠,否则会错失更大的发展良机。

深度思考题:

6. 问题:如果你是方仲永的父亲,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答案(开放性):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此题。例如,可以选择支持孩子继续深造,给予更多教育资源;或者提出一种平衡方式,在保证学业的同时兼顾社交活动等。关键在于说明理由是否充分合理。

7. 问题:现代社会是否存在类似方仲永这样的人或现象?请举例说明。

答案(开放性):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比如某些明星或运动员因为早期表现出色但缺乏持续努力而导致职业生涯停滞不前的情况。

以上就是关于《伤仲永》的一些阅读习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并将这些道理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