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夜晚,月亮圆得像一面银镜,洒下清辉照亮了整个院子。这一天,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欢声笑语在厨房里回荡,空气中弥漫着饺子皮和馅料混合的香气。
妈妈是包饺子的好手,她熟练地擀着面皮,动作轻快而有节奏。我站在一旁,看着妈妈的手法,心中满是敬佩。爸爸则在一旁调馅儿,他把切好的韭菜、肉末、姜蒜等食材搅拌均匀,再加入适量的盐、酱油和香油,那浓郁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轮到我上场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薄薄的饺子皮,学着妈妈的样子放上一勺馅儿,然后对折捏紧边缘。可是,饺子在我的手里总是不听话,不是露馅儿就是捏不紧。妈妈见状,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别急,慢慢来。”她耐心地教我如何控制馅料的多少,以及怎样才能让饺子看起来更美观。经过几次尝试,我终于包出了一个还算合格的饺子。
时间过得飞快,一盘盘包好的饺子整齐地排列在案板上,仿佛是一群等待检阅的小士兵。妈妈将它们放入锅中煮熟,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咬一口,外皮劲道十足,内馅鲜美多汁,那种满足感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
窗外的烟花此起彼伏,映衬着屋内的温馨场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感受着节日的温暖与幸福。这一刻,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团圆——它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家人之间那份深厚的情感连接。
正月十五的夜晚,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那晚的饺子,不仅填饱了我的肚子,更温暖了我的心。以后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包饺子,继续传承这份属于我们的传统习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