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10首

2025-06-03 07:49:47

问题描述: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10首,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03 07:49:47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承载着团圆与思念的文化内涵。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明月,吟诵佳句,寄托情感。以下是十首经典的中秋古诗词,让我们一同感受古人笔下的中秋情怀。

《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简洁而深情,勾勒出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在清冷的月色下,乡愁悄然涌上心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以豪放之笔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和朋友的深切祝愿。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此诗通过描写庭院中的寂静景象,烘托出中秋夜的清幽氛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秋思。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唐)

尘中见月心亦闲,

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

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

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

天高地迥月分明。

刘禹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下桃源的美景,令人仿佛置身仙境。

《中秋登楼望月》——米芾(宋)

目穷淮海满如银,

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手,

桂枝撑损向西轮。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

《霜月》——李商隐(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月亮与霜雪灵动的生命力,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意境。

《中秋》——司空图(唐)

闲吟秋景外,

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

一年虚过秋。

司空图寥寥数语,道出了对中秋良辰美景的珍惜之情。

《中秋夜南楼寄友人》——齐己(唐)

海内风流占此山,

半山秋雨半山寒。

满城灯火无人看,

独倚阑干到夜残。

齐己借景抒情,将孤独与惆怅融入秋夜之中。

《中秋夜泊武昌》——刘禹锡(唐)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

这首诗通过对武昌秋夜景色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中秋夜宿青龙寺》——贾岛(唐)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贾岛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在中秋之夜的孤独心境,读来令人动容。

这些诗词不仅记录了古人对中秋的感悟,也传递了他们对亲情、友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重温这些经典之作,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