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月夜忆舍弟杜甫月夜忆舍弟阅读答案

2025-06-04 02:57:30

问题描述:

月夜忆舍弟杜甫月夜忆舍弟阅读答案,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04 02:57:30

原文再现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深度解读

一、背景与主题

杜甫创作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战乱使得家人离散,他本人也四处漂泊。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弟弟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的“月”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情感寄托,象征着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

二、逐句分析

1.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开篇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秋天的大雁南飞,孤寂之声更显凄凉。这两句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

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通过对比露水和月亮,突出“故乡”的重要性。无论身在何处,心中的故乡总是最明亮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3.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直接点明主题——兄弟分离,生死不明。这种亲人之间的牵挂和担忧,让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浓烈。

4.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最后两句深化了主题,不仅表达了通信的困难,还暗示了战乱的持续,使得家庭团聚成为奢望。

三、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景物描写(如“戍鼓”、“雁声”、“露白”、“月明”)与情感抒发紧密结合,使读者既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又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痛苦。

- 语言凝练:短短八句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每一句都耐人寻味。

- 情感真挚:杜甫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巧妙融合,使诗歌具有极高的感染力。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请简要概括本诗的主题思想。

答案:本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离散、生死未卜的深深忧虑,同时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也隐含了对国家战乱的不满和哀叹。

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月”有什么特殊含义?

答案:“月”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象征着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始终铭记着那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和亲人。

3. 本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答案:

1. 情景交融,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2. 语言凝练,用简洁的文字传递深刻的思想;

3. 情感真挚,将个人遭遇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总结

《月夜忆舍弟》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作,它不仅记录了杜甫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普遍状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杜甫成功地将个人的悲哀升华为对整个社会的关注,使得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