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他晚年漂泊西南期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色,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
原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翻译:
从前就听说洞庭湖的壮阔,如今终于登上岳阳楼。
洞庭湖将吴地与楚地分割开来,天地仿佛在湖面上起伏荡漾。
亲人朋友没有一点音讯,年老多病只能独自泛舟。
北方战事不断,我倚着栏杆,不禁泪洒衣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见之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自身处境的无奈。前两联写景,气势磅礴,展现了洞庭湖的辽阔与自然的壮美;后两联抒情,情感深沉,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洞庭湖的浩渺无边,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分裂、战乱频仍的忧思。而“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则直白地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身心俱疲的现实处境。
最后两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出杜甫“诗史”的风格,以及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
结语:
《登岳阳楼》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怀诗。它凝聚了杜甫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依然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操。读此诗,不仅能感受到洞庭湖的壮丽风光,更能体会到一位伟大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