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观刈麦赏析

2025-06-30 08:31:49

问题描述:

观刈麦赏析,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08:31:49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收录于《白氏长庆集》中。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在酷暑中割麦的艰辛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问题。

全诗共十六句,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开篇“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便点明了农事繁忙的季节背景,接着通过“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农村家庭中男女老少齐上阵、共同劳作的景象。这种细致入微的刻画,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种紧张而忙碌的氛围。

诗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辛苦。汗水浸透脚下的土地,脊背被阳光晒得发烫,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劳动者身心煎熬的深刻体察。而“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现了农民为了多收一点粮食,即使再累也舍不得休息的无奈与坚韧。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白居易将视角转向自己,写下了“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感慨。这种由外到内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省与良知。他看到农民如此辛劳,而自己却过着相对安逸的生活,内心充满愧疚。这种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也富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观刈麦》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仅在于其真实生动的描写,更在于它所传达出的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始终关注民生疾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观刈麦》正是他这一文学理念的典型体现。

总的来说,《观刈麦》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思想深刻的优秀作品。它不仅记录了唐代农民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