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吃”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有点调皮,甚至有点小坏。但在我心里,“偷吃”却是一段特别的记忆,它不仅让我学会了诚实,也让我明白了家庭的温暖。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家里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厨房里飘来一阵香喷喷的味道。我闻着香味,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原来妈妈正在做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可是她刚刚说要等晚饭才开饭。我看着锅里的肉,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悄悄走到厨房门口,想看看能不能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吃一口。可就在我伸手准备拿筷子时,妈妈突然从后面走了过来,吓得我一激灵,手一抖,筷子掉在了地上。
“你在干什么?”妈妈皱着眉头问。我低着头,脸红得像煮熟的虾。我知道自己错了,但又舍不得那香喷喷的肉,只好小声说:“我想吃……”
妈妈没有责怪我,反而笑着说:“你这个小馋猫,知道错就好。不过,以后要等大人说可以再吃,不能偷偷摸摸的。”那一刻,我感到既羞愧又温暖。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有些东西,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懂得等待和尊重。而那次“偷吃”,也成了我童年中最难忘的一次教训。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偷吃”的经历虽然有点尴尬,但它教会了我很多道理。或许,成长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小错误中慢慢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