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夜中的一场听笛经历,却在短短四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意境,展现了李白诗歌特有的飘逸与深情。
诗的开头“谁家玉笛暗飞声”,以一个疑问句开篇,引人入胜。笛声在夜色中悄然响起,仿佛从天而降,令人不禁想知道是谁在吹奏这曲子。这里的“暗”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笛声的悠远与神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
接下来“散入春风满洛城”,进一步渲染了笛声的悠扬与广阔。春风拂面,笛音随风飘散,整个洛阳城都沉浸在这一曲之中。这里不仅表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也烘托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惆怅的氛围。
第三句“此夜曲中闻折柳”,点明了笛曲的内容。“折柳”是古代送别时的一种习俗,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诗人听到这曲《折柳》,不由得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以及所有听到这曲子的人,在这个夜晚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亲人,产生浓浓的乡愁。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普遍的意义,超越了个人的抒发,成为一种集体的情感体验。
整体来看,《春夜洛城闻笛》虽然篇幅短小,但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听笛场景,勾勒出一幅春夜思乡的画面,体现了李白诗歌中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唐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