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2022年《匆匆》教学设计 18

2025-07-02 00:59:50

问题描述:

2022年《匆匆》教学设计 18,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00:59:50

2022年《匆匆》教学设计 18】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写作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文章中“时间如流水”这一主题,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感悟时间的宝贵,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关于朱自清的相关资料,思考自己对“时间”的看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什么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播放一段关于时间流逝的短片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引出课题——《匆匆》,并介绍作者朱自清。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 教师抽查朗读情况,纠正发音。

- 提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精读品析(20分钟)

- 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时间流逝的句子。

- 重点分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自然现象对比时间的不可逆性。

- 讨论:“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 深入探讨(15分钟)

- 提问:作者为什么会对时间感到“匆匆”?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时间?你有没有浪费时间的经历?

- 小组讨论: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会做什么?为什么?

5. 总结升华(5分钟)

- 教师总结:时间是宝贵的,它不会回头。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充实自己。

-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与点评。

6. 布置作业(5分钟)

-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的一天》,要求写出自己是如何度过这一天的,并反思是否有浪费时间的行为。

- 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背影》《荷塘月色》,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

```

一、导入

二、初读感知

三、精读品析

- 时间的流逝

- 自然与时间的对比

四、深入探讨

- 作者的情感

- 我们的态度

五、总结升华

六、布置作业

```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对时间的深刻思考。学生在讨论中表现出较强的参与热情,但在个别环节中,部分学生的表达仍显不足,今后应加强引导,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思维深度。

备注:本教学设计为原创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语言积累,符合新课标理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