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范文】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
活动地点: 学校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
主持人: 张老师
记录人: 李老师
一、活动主题
本次教研组活动围绕“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与实践”展开,旨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活动内容
1. 教学经验分享
首先由王老师分享了她在八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她指出,通过合理分组、明确任务分工以及及时反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的教学中效果显著。同时,她也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均、时间安排紧张等,并希望其他老师能给予建议。
2. 公开课观摩与评课
接着,大家共同观看了李老师的一节公开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后,教研组成员进行了深入评课。张老师认为这节课结构清晰,讲解生动,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抽象概念;赵老师则建议增加更多生活实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意识。
3. 教学资源交流
在此环节中,各位老师纷纷分享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收集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课件、习题集、微课视频等。大家一致认为,资源共享有助于减轻备课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4. 新课标解读与教学调整
最后,由教研组长带领大家学习了最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重点解读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体现方式。大家就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初步制定了下一阶段的教学改进计划。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 问题: 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教学设计仍存在传统模式。
改进措施: 组织专题学习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加强理论学习。
2. 问题: 教学资源分布不均,个别教师缺乏优质素材。
改进措施: 建立教研组资源共享平台,定期上传优秀教案和课件。
四、后续工作安排
1. 下周将开展一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尝试不同教学方法。
2. 每位教师需提交一份本学期教学反思报告,重点分析教学亮点与不足。
3. 计划组织一次外出听课活动,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经验。
五、总结
本次教研组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记录人:李老师
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