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译文、原文、翻译对照】《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与感慨。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历来被广泛传诵。下面我们将从原文、译文以及翻译对照的角度,来深入解析这首经典之作。
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原野上的草木茂盛繁密,一年之中经历枯萎与繁茂。
即使野火焚烧,也无法将它们彻底毁灭,春风一吹,它们又重新生长。
远处的花草渐渐蔓延到古老的道路上,阳光下的绿色一直延伸到荒废的城池。
再次送别友人离去,心中充满无尽的离愁别绪。
翻译对照解析:
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两句描绘了草原上草木的生长规律。“离离”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一岁一枯荣”则点明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变化。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引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两句是全诗中最富哲理的句子。无论多么猛烈的野火,都无法完全摧毁这些顽强的生命;而当春风来临,它们又会重新焕发生机。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象征着希望与坚韧。
3.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广阔的自然画卷。“远芳”指远方飘来的花草香气,“古道”与“荒城”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使整个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空间感。
4.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表达送别之情。“王孙”是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泛指友人。诗人以“萋萋”形容草木茂盛,也暗示了离别时内心的愁绪如草木般繁多而绵长。
总结:
《赋得古原草送别》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草木枯荣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轮回的感悟,也寄托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深情。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情感表达上看,这首诗都堪称经典,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