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吃优秀作文】在我们班,有一件“秘密行动”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学期。它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让全班同学都忍不住偷偷关注——那就是“偷吃优秀作文”。
事情的起因很普通。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周记,题目是《难忘的一件事》。小林写得特别好,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情实感,还用了不少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老师读完后,当场表扬了他,并说:“这篇可以作为范文给大家看看。”于是,小林的作文被贴在了教室后面的展示墙上。
第二天,我发现小林的作文不见了。我以为是老师收走了,结果一问才知道,有人把它“偷”走了。
“谁偷的?”我惊讶地问。
“不知道,但肯定不是我。”小林也一脸困惑。
从那天起,班上开始流传着一个神秘的“偷吃者”。每次有优秀的作文被贴出来,过不了多久就会不翼而飞。有时是被撕掉一角,有时是被夹在课本里,还有时候干脆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更奇怪的是,每次“失窃”的作文都是被“偷”走后,又会出现在某个同学的书包里,或者被悄悄塞进别人的课桌抽屉。
起初大家都以为是恶作剧,后来才发现,这个“偷吃者”其实是在“学习”。原来,班上有几个成绩中等的同学,看到那些优秀作文后,觉得它们太棒了,想“借鉴”一下,于是便偷偷拿走,回家仔细研究、模仿。
有一次,我无意中撞见了一个女生在教室角落里翻看一篇优秀作文,她一边看一边用笔在旁边做笔记。我假装没看见,但她却主动对我说:“你别告诉别人,我只是想学学怎么写得更好。”
这句话让我愣住了。原来,这个“偷吃者”并不是为了捣乱,而是出于对写作的热爱和渴望进步。
后来,老师发现了这件事,却没有责怪任何人,反而在班会上说:“作文不是用来‘偷’的,而是用来‘学’的。如果你们真的喜欢这些文章,不如把它们抄下来,多读多写,慢慢找到自己的风格。”
从那以后,教室里的优秀作文不再“失踪”,而是变成了大家共同的学习资源。有的同学把它们装订成册,有的则在课余时间互相分享心得。
“偷吃优秀作文”这件事,虽然听起来有点调皮,但它背后却藏着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成长的追求。或许,正是这种“偷吃”的精神,让我们在写作的路上走得更远。
所以,下次如果你看到一篇好作文,不妨好好读一读,也许它会成为你写作路上的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