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原文翻译及赏析】《出关》是一首古风诗,作者不详,但其内容深沉,情感真挚,常被用来表达离别、远行或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古典文学韵味。
一、原文
出关
关外风尘起,孤身入远途。
山高云自断,路仄草还枯。
野径无人问,寒灯有客扶。
此身非我有,心在故园图。
二、白话翻译
关外的风尘开始扬起,我独自踏上遥远的旅途。
山峦高耸,云雾遮断了归路,小路狭窄,野草也显得枯黄。
荒野中没有行人询问,只有寒夜中的灯火陪伴着旅人。
我的身体虽在此地,心却始终牵挂着故乡的画面。
三、赏析
这首《出关》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离开关隘、踏上征途时的心境。诗中“关外风尘起”一句,既写实又象征,暗示着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命运的无常。“孤身入远途”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后两句“山高云自断,路仄草还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苍凉、寂寞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而“野径无人问,寒灯有客扶”则进一步深化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感,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温暖——尽管是寒夜,仍有同行之人相伴。
最后两句“此身非我有,心在故园图”,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身不由己,心系家乡。这种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正是古代文人常常抒发的情感,也是全诗最动人的部分。
四、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诗中“风尘”、“山高”、“寒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茫、孤寂的意境。
2. 语言凝练:全诗仅二十字,却情感丰富,层次分明,体现了古诗“言简意赅”的特点。
3. 情感真挚:通过对旅途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道路的感慨。
五、结语
《出关》虽短,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是对一次旅程的记录,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文人墨客都曾写下类似的诗句,表达自己对家国、人生、命运的感悟。而《出关》正是其中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