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88(梯形(含答案))】在2011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中,梯形作为几何部分的重要考点之一,占据了相当的分值比例。本题以“梯形”为主题,考查了学生对梯形性质、面积计算以及相关定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本文将对该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深入理解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题目回顾
题目
>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且AD=6cm,BC=10cm,高为4cm,求该梯形的面积。
二、解题思路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梯形的基本定义和公式:
-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 面积公式:
$$
S = \frac{(上底 + 下底) \times 高}{2}
$$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
- 上底AD = 6cm
- 下底BC = 10cm
- 高h = 4cm
代入公式得:
$$
S = \frac{(6 + 10) \times 4}{2} = \frac{16 \times 4}{2} = \frac{64}{2} = 32 \, \text{cm}^2
$$
三、关键知识点解析
1. 梯形的定义与识别
梯形的关键在于“一组对边平行”,而题目中已经明确说明AD∥BC,因此可以确定这是一个梯形。
2.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核心工具,考生需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3. 单位的一致性
题目中所有数据均使用“厘米”,结果也应以平方厘米表示,避免单位混淆。
四、常见错误分析
- 误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有些学生可能会混淆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导致错误。
- 忽略高的定义:梯形的高是从一个底到另一个底的垂直距离,必须确保所使用的高是正确的。
- 计算失误:如加法或乘法运算错误,容易造成结果偏差。
五、拓展思考
除了基本的面积计算外,梯形还可以结合其他几何知识进行综合考查,例如:
- 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下底之和的一半。
- 相似三角形:若梯形被某条线段分割,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析。
- 坐标几何:将梯形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坐标点计算面积。
六、参考答案
根据上述分析,该梯形的面积为:
$$
\boxed{32} \, \text{cm}^2
$$
七、总结
本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基础题型。通过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掌握与实际应用,考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解答类似问题。建议在复习过程中多做变式练习,提升对梯形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温馨提示:中考数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与灵活运用,建议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注重归纳总结,提高解题效率与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