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原文及赏析】南宋词人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重要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沉郁顿挫,情感真挚,尤其擅长在词中寄托个人的感慨与对时代的反思。其中,《临江仙·夜登小阁》便是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
一、原文
> 梦觉客窗花影动,疑是故园秋色。
> 长天如水,素月清光,照我孤舟。
> 独倚危栏,风满襟袖,心随云去。
> 忆昔少年,骑马踏青,笑语盈盈。
> 而今憔悴,鬓发如霜,独坐空庭。
>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梦断西楼。
> 闲愁万种,谁与同消?
> 一壶浊酒,对月长吟。
二、赏析
这首《临江仙·夜登小阁》以“夜登小阁”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深夜独自登高远望时的心境变化。全词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开篇“梦觉客窗花影动,疑是故园秋色”,写的是词人在梦中醒来,透过窗户看到花影摇曳,恍惚间仿佛回到了故乡的秋天。这里“梦觉”二字点明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接下来,“长天如水,素月清光,照我孤舟”,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夜空如水般清澈,月光洒落,映照着孤单的小舟,象征着词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独倚危栏,风满襟袖,心随云去”三句,将词人的动作与心境融为一体。他独自倚靠在高处的栏杆上,风吹满衣襟,心中却随着飘渺的云朵远去,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却又无法摆脱忧思的情绪。
下阕转入回忆,“忆昔少年,骑马踏青,笑语盈盈”,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青春时期的欢愉与无忧。然而,“而今憔悴,鬓发如霜,独坐空庭”则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如今的衰老与寂寞。
最后,“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梦断西楼”一句,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纵使自然景色未改,但人事早已不同,昔日的梦想与追求也随之破灭。“闲愁万种,谁与同消?一壶浊酒,对月长吟。”则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出无人理解的孤独与无奈,唯有借酒浇愁,独自面对明月低吟。
三、结语
《临江仙·夜登小阁》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作品,更是一幅人生百态的缩影。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过往与现实的深刻对比,传达了作者对生命、时间与命运的思考。陈与义以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与美感的艺术世界,令人回味无穷。
此词虽不若李煜、苏轼等大家之作那般广为人知,但在南宋词坛中仍属不可多得的佳作,体现了陈与义作为一代文豪的深厚功力与独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