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精打细算》教学设计】一、教学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题为《精打细算》。该课主要围绕“小数除法”展开,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合理消费观念。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 能正确进行小数除法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发现数学规律。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位置。
- 难点:理解小数点移动后商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实物道具(如购物小票等)。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超市购物小票,上面显示了几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例如:
- 苹果每千克8.4元,买了2千克;
- 香蕉每千克6.5元,买了3千克。
提问:“如果我们要比较哪种水果更便宜,应该怎么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除法来比较单价,从而引出“小数除法”的概念。
2. 新知探究(15分钟)
(1)出示例题:
“小明买了2千克苹果,花了16.8元,每千克多少钱?”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6.8 ÷ 2 = ?
教师示范计算步骤,强调小数点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探索:
提供几个类似的问题,如:
- 12.6 ÷ 3 = ?
- 20.5 ÷ 5 = ?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计算,并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适时点评。
3. 巩固练习(10分钟)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如:
- 计算下列各题:
① 9.6 ÷ 4 = ?
② 15.2 ÷ 8 = ?
③ 24.7 ÷ 13 = ?
- 应用题:妈妈买了3米布,花了28.5元,每米多少钱?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 拓展延伸(5分钟)
结合“精打细算”的主题,设计一个实践活动:
“假设你有50元,去超市购买一些日常用品,看看你能买到哪些东西,并计算每样物品的单价。”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计算,培养其理财意识。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提出问题:
“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小数除法?”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六、板书设计:
```
精打细算
小数除法
——小数除以整数
16.8 ÷ 2 = 8.4
12.6 ÷ 3 = 4.2
20.5 ÷ 5 = 4.1
方法: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55页的练习题。
2.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计算一次购物清单中的平均单价,写下你的体会。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提升了课堂效率。同时,结合“精打细算”的主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今后将继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