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middot及秋歌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乐府诗,属于《子夜吴歌》组诗中的一篇。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原文: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诗意解析:
诗的开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描绘出一幅秋夜长安的静谧画面。月光洒满大地,千家万户传来捣衣的声音。这里的“捣衣”是指古代妇女在秋天为远行的亲人缝制衣物时,将布料捶打平整的动作,象征着对亲人的牵挂与关怀。
接着,“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秋风阵阵,吹不散的是思妇心中那份无尽的思念。这里的“玉关”指的是边塞要地,代指征人所在之地,表达了对远在边疆的丈夫的深切牵挂。
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则直抒胸臆,道出了思妇的愿望:希望战争早日结束,丈夫能够平安归来,不再远征。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战乱频繁、人民渴望和平的心声。
艺术特色:
1. 意境深远:全诗通过秋夜、明月、捣衣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情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秋夜之中。
2. 语言简练:李白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最深刻的情感,全诗四句二十字,却层层递进,情感丰富。
3. 情感真挚: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以质朴的语言表达出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期盼,感人至深。
赏析总结:
《子夜吴歌·秋歌》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历史背景。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思妇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唐代社会现实的画面。李白以其独特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结合,使这首诗成为乐府诗中的经典之作。
在当代阅读中,这首诗依然能引发人们对亲情、爱情以及和平生活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珍惜身边的人,铭记那些默默付出、坚守岗位的亲人。
结语:
《子夜吴歌·秋歌》是李白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情感层面来看,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