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阿长与山海经相关习题附答案】《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保姆阿长的言行举止,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怀念与敬意。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篇目。
以下是一份关于《阿长与〈山海经〉》的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适合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点,也适用于教师出题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 )
A. 鲁迅
B. 巴金
C. 老舍
D. 郭沫若
答案:A
2. 文章中“我”对阿长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
A. 从厌恶到喜欢
B. 从讨厌到尊敬
C. 从冷漠到亲近
D. 从好奇到失望
答案:B
3. 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体现了她的什么性格特点?( )
A. 粗心大意
B. 慈爱善良
C. 自私自利
D. 多嘴多舌
答案:B
4.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中提到的阿长的特点?( )
A. 喜欢唠叨
B. 不识字
C. 爱占小便宜
D. 善良热心
答案:C
5. “我”为什么特别感激阿长?( )
A. 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B. 因为她教我做人道理
C. 因为她对我很好
D. 因为她很会讲故事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
答案:朝花夕拾
2. 阿长是一个_________的女性形象。
答案:善良、朴实、热心
3. 阿长虽然不识字,但她却_________了“我”的愿望。
答案:满足
4. “我”对阿长的情感由最初的_________转变为后来的尊敬和怀念。
答案:厌烦
5. 《山海经》是一部古代的_________书。
答案:神话地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 请简要概括《阿长与〈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答:
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时的保姆阿长,讲述了她虽然粗俗、迷信,但心地善良,最终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2. 阿长的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
答:
阿长性格朴实、善良,虽然有些迷信、爱说闲话,但她对“我”非常关心,尤其在“我”渴望得到《山海经》时,她不惜花费时间去寻找并买来这本书,表现出她热心、无私的一面。
3. 为什么“我”对阿长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答:
因为阿长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她理解“我”的需求,并努力满足“我”的愿望,这种真诚的关爱让“我”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感激和敬重。
四、阅读理解题(10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1. 这段文字描写了“我”看到《山海经》时的反应,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我”的心情。
答:
“我”感到惊喜和激动。
2. 这段文字表现了阿长的什么品质?
答:
表现了阿长的细心、善良和对“我”的关爱。
五、作文题(15分)
题目:《我心中的阿长》
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记叙文或抒情文,表达你对“阿长”这一人物的理解与感受。
提示: 可以从阿长的善良、平凡、对“我”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结合自身经历或感悟进行写作。
参考范文(节选):
在我心中,阿长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她虽然没有文化,却用自己朴实的心灵温暖了“我”的童年。她为“我”买《山海经》的故事让我明白,真正的关爱不在于身份高低,而在于一颗真诚的心。阿长虽已远去,但她留给我的记忆却永远鲜活。
如需更多配套练习或解析,请关注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