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法临床护理应用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孙梦佳)】近年来,随着中医传统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逐步融合与推广,耳穴压豆法作为一种简便、安全且具有广泛适应症的干预手段,逐渐受到临床护理领域的关注。为了全面了解该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
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权威数据库,筛选出2010年至2024年间发表的关于“耳穴压豆法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学术论文共计326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分布以及时间演化趋势等维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当前该领域的发展特点与研究动态。
从时间分布来看,近五年内相关研究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表明耳穴压豆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正逐步扩大。尤其是在慢性病管理、术后康复、焦虑抑郁干预等方面,其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支持。此外,部分研究还探索了耳穴压豆法与现代护理技术的结合方式,如与心理护理、疼痛管理等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其临床价值。
在研究主题方面,高频关键词包括“耳穴压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焦虑”、“疼痛缓解”等,反映出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该技术的疗效评估与具体应用场景。同时,也有学者开始关注其机制研究,尝试从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系统等角度探讨其作用原理。
从研究机构来看,国内多家综合性医院和中医药大学在该领域表现活跃,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研究团队,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此外,国际合作也初见端倪,部分研究已涉及跨文化比较与多中心试验,显示出该领域正在向国际化方向迈进。
尽管耳穴压豆法在临床护理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研究设计的科学性有待提升,样本量普遍较小,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另外,标准化操作流程尚未统一,影响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法作为一项传统而有效的干预手段,在现代护理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通过文献计量学的分析,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也为今后的科研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方法学的严谨性与临床实用性的结合,推动这一传统疗法在现代护理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孙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