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铺垫,才能使中心突出】在写作中,常常有人会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恨不得一开头就直奔主题。然而,真正优秀的文章往往不是这样。它们懂得先做铺垫,再层层递进,最终让中心思想自然浮现、深入人心。铺垫不仅是结构上的安排,更是情感和逻辑的引导,是让读者慢慢走进作者思路的重要方式。
首先,铺垫能够增强文章的层次感。一篇没有铺垫的文章,就像一座没有地基的高楼,看起来可能很宏伟,但经不起推敲。而有了适当的铺垫,文章就有了一个合理的展开过程。比如在写一篇议论文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论点,可能会显得突兀,而通过引用背景资料、列举现象或讲述故事来引出观点,则能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其次,铺垫有助于情感的积累。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演讲稿,情感的传达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情绪高涨,反而会让读者感到不真实或过于刻意。相反,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的细节和逐步推进的情节,可以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最终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再者,铺垫能够提升文章的说服力。在论述类文章中,如果没有充分的铺垫,结论可能会显得空洞无力。而通过提供事实依据、分析问题原因、对比不同观点等方式,可以为最终的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文章更具逻辑性和说服力。
当然,铺垫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适度”。过多的铺垫会让文章显得拖沓,失去重点;过少则可能让文章显得生硬,缺乏深度。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根据文章的类型和目的,合理安排铺垫的内容与长度,做到既不喧宾夺主,又能有效引导读者。
总之,做好铺垫,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它教会我们如何在表达中保持耐心,在叙述中把握节奏,最终让中心思想水到渠成、自然呈现。只有掌握了这一技巧,才能写出更有深度、更有感染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