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
- 能正确识别单项式和多项式,并能判断其系数、次数。
- 掌握用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归纳整式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 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如系数、次数)。
- 难点:理解整式与代数式的区别,准确判断整式的次数。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实物模型(如小木块、卡片等)。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笔、预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 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x元,那么他一共花了多少元?
学生思考后回答:3x 元。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表达式“3x”,并提问:
- 这个式子由哪些部分组成?
- 它属于什么类型的代数式?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式》。”
(二)新知讲解(15分钟)
1. 单项式
定义:由数字或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举例:
- 3a、-5xy²、7、b、-m 等都是单项式。
- 注意:像 1/x、√x 这样的不是单项式,因为它们含有分母或根号。
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
-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例如:在 3ab 中,3 是系数。
- 次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
例如:在 -4x²y³ 中,次数是 2 + 3 = 5。
2. 多项式
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举例:
- a + b、3x² - 2x + 1、-5m + 7n 等都是多项式。
多项式的项与次数:
- 项: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 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
-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
举例说明:
- 在多项式 3x² - 2x + 1 中,
- 项有:3x²、-2x、1;
- 次数为 2(最高项是 3x²)。
(三)课堂练习(10分钟)
题目1:指出下列各式是否为单项式或多项式,并写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 7a²b
- -3x + y
- 5
- 2xy² - 3x² + 1
题目2:用整式表示下列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a,宽是 b,面积是多少?
- 一个数比 x 的两倍大 5,这个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学生上台讲解。
(四)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
- 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
- 如何判断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 如何判断多项式的次数?
教师强调:整式是代数式的一种,是今后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要打好基础,理解清楚概念。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 教材第56页:练习题1、2、3。
2. 自主完成一份“整式分类表”,将给出的代数式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并注明各项的系数和次数。
五、板书设计
```
整式
一、单项式
定义:数字或字母的积
系数:数字因数
次数:字母指数和
二、多项式
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
项:每个单项式
次数:最高项的次数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及基本性质,但在判断多项式次数时仍存在一些混淆,需在后续课程中加强练习与巩固。
---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常见句式,适合用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