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阅读答案)】《十五从军征》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经典作品,出自《乐府诗集》,讲述了一个少年从军多年后归家的悲惨遭遇。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反映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
一、诗歌内容理解: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两句点明了主人公从小被征召入伍,年老才得以返乡。这不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揭示了当时兵役制度的严酷。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诗人通过一个偶然的相遇,引出对家庭命运的关心。而“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则描绘了主人公回家后看到的凄凉景象——亲人早已去世,坟墓遍布,家园荒芜。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这两句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出家中的破败与荒凉,进一步加深了悲剧氛围。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庭院中长满了野草,井边也长出了野菜,说明家中已无人打理,完全荒废。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尽管如此,主人公仍努力维持生活,表现出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主人公在历经沧桑之后,却无法与亲人共享一顿饭的深深哀伤。
二、主题思想分析:
这首诗通过一个老兵的视角,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它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对封建社会兵役制度和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批判。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朴实自然,贴近现实生活;
2. 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 结构紧凑,层层递进,结尾令人回味无穷。
四、阅读启示:
《十五从军征》不仅是一首反映战争苦难的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坚韧与生命的脆弱。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关爱生命,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五、拓展思考:
如果将这首诗与现代战争题材的作品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时代不同,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始终未变。这首诗不仅是文学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总结:《十五从军征》以其真实的情感、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