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8】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掌握作者介绍故宫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图表、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对故宫建筑群的直观认识,提升信息整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
- 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和结构安排;
- 掌握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如分类、列数字、打比方等);
- 培养学生对历史建筑的兴趣与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想象出故宫的宏伟规模与布局;
- 如何将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故宫建筑图片、视频片段、相关地图或示意图;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故宫的基本背景知识。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故宫的全景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你对故宫有哪些了解?”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接着出示课题《故宫博物院》,引出本节课内容。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课文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哪些部分?
-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故宫的?
- 你能找出文中提到的几个重要建筑名称吗?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文章按照空间顺序,由南向北依次介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
3. 精读课文,深入分析(20分钟)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 说明方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
- 语言特点:体会文中准确、严谨的语言风格,感受说明文的科学性。
- 结构安排:梳理文章结构,明确“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4. 多媒体辅助,加深理解(10分钟)
播放故宫建筑的视频片段,配合PPT展示故宫平面图,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对照课文内容,指出各个建筑的位置及其功能。
5. 拓展延伸,联系实际(10分钟)
- 提问讨论:如果你是导游,你会如何向游客介绍故宫?请尝试用简短的语言进行讲解。
- 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张“故宫建筑分布图”,并标注各主要建筑名称及功能。
6. 总结提升,布置作业(5分钟)
-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故宫博物院》这篇说明文,掌握了其说明顺序和写作方法,也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
- 布置作业:
- 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你最喜欢的故宫建筑,要求使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
- 收集关于故宫的历史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
```
一、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到北)
二、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分类
三、文章结构:总—分—总
四、重点建筑: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对故宫的理解和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