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冬至夜思家》诗歌赏析】《邯郸冬至夜思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虽篇幅短小,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在异乡过节时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动人,是白居易抒情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如下:
> 邯郸冬至夜思家,
> 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夜深坐,
> 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主题。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被视为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象征着阳气开始回升。在这样的夜晚,人们往往更易产生思乡之情。而诗人此时身处邯郸,远离家乡,正是这种特殊的时间节点,使得他的思乡情绪更加浓烈。
首句“邯郸冬至夜思家”,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与心情。一个“思”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冬至之夜,本应是家人团聚、温暖如春的时刻,但诗人却独自一人,在异乡的寒夜里辗转反侧,心中满是对家乡的牵挂。
次句“抱膝灯前影伴身”,描绘了诗人独坐灯下的情景。他抱着膝盖,静静地坐在灯前,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着他。这一画面简洁而生动,既表现了诗人孤寂的状态,也暗示了他对家的无限眷恋。灯光下的人影,仿佛成了唯一的慰藉。
第三句“想得家中夜深坐”,诗人开始想象家中的情景。他想到,此刻家中人也许也在深夜里坐着,或许正在为他担心,或许还在谈论他这个远行的人。这种由己及人的联想,使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末句“还应说着远行人”,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诗人不仅想到家人在想着自己,还设想他们可能正在谈论自己这个“远行人”。这不仅是对亲情的呼唤,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人在异乡漂泊,而家人却始终牵挂着他的安危,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情与力量。
总体来看,《邯郸冬至夜思家》虽然仅有四句,但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却不失韵味。它通过一个普通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古代游子在外漂泊时普遍的心理状态。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的真情实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