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及语言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珍惜友情、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树”与“鸟”的深厚情谊,体会文中蕴含的感人情感。
- 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树”与“鸟”之间的情感联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情感体验能力。
三、教学准备:
- 课文《去年的树》全文
- 多媒体课件(配乐、图片)
- 学生预习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以一首轻柔的音乐为背景,展示一棵树和一只鸟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一棵树和一只鸟之间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它们的故事——《去年的树》。”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读后提问:
-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 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 “去年的树”指的是谁?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树、鸟、朋友、离别、等待。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阅读,逐段分析:
1. 描写鸟儿和树是好朋友,一起生活、唱歌、跳舞。
-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他们是好朋友?
- 引导学生关注“天天在一起”、“唱着歌”等词语。
2. 春天来临,鸟儿要飞走,树依依不舍。
- 引导学生体会“再见了”这句话背后的深情。
3. 第三段:冬天到来,鸟儿回来寻找树,却发现树已被砍伐。
- 提问:此时鸟儿的心情如何?
- 引导学生感受“我认不出你了”的悲伤。
4. 第四段:鸟儿在灯火中找到树的影子,继续歌唱。
- 提问:为什么鸟儿还要唱歌?
- 引导学生理解“承诺”与“坚持”。
(四)情感升华(1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 学生分组扮演“树”和“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表演。
- 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树和鸟的故事告诉我们,友情是珍贵的,即使分离,也要记得彼此。”
(五)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
- 如果你是树,你会对鸟说什么?
- 如果你是鸟,你会怎么做?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表达对友情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
1. 写一篇小作文:《我心中的树》或《我和我的朋友》。
2. 阅读其他有关友情的故事,比较异同。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力和情感共鸣。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