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法律常识100问】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避免法律风险。以下是对“日常法律常识100问”内容的总结与归纳,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查阅和理解。
一、民法类
问题编号 | 问题内容 | 简要回答 |
1 | 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 | 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的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2 | 未成年人可以签订合同吗?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签订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合同。 |
3 | 什么是无权代理? | 没有代理权的人以他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未经追认无效。 |
4 | 哪些情况属于无效合同? |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等。 |
5 | 合同如何解除? | 双方协商一致或出现法定解除事由(如违约)。 |
二、刑法类
问题编号 | 问题内容 | 简要回答 |
6 |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 | 16周岁以上需承担刑事责任;12-14周岁在特定严重犯罪时也需负刑责。 |
7 |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 行为人主观上有伤害故意,客观上造成他人身体伤害。 |
8 | 抢劫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 抢劫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强行抢夺财物;盗窃是秘密窃取。 |
9 | 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财物。 |
10 |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什么? | 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财物。 |
三、婚姻家庭法类
问题编号 | 问题内容 | 简要回答 |
11 | 结婚需要哪些条件? | 男女双方自愿、达到法定婚龄、无禁止结婚的情形。 |
12 | 婚前财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 | 婚前个人财产不属夫妻共同财产。 |
13 | 离婚有哪些方式? | 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 |
14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怎么计算? | 一般按月收入的20%-30%支付,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
15 | 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 | 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所需或双方共同签字确认的债务。 |
四、劳动法类
问题编号 | 问题内容 | 简要回答 |
16 | 什么是劳动合同?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
17 | 试用期工资最低是多少? | 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约定工资的80%。 |
18 | 用人单位能否随意解雇员工? | 需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否则构成违法解除。 |
19 | 工资支付周期有何规定? | 一般不得少于一个月,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
20 | 什么是加班费? | 法定工作时间外工作的,应支付相应加班工资。 |
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类
问题编号 | 问题内容 | 简要回答 |
21 | 消费者有哪些权利? | 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 |
22 | 商品质量问题如何维权? | 可要求退换货、赔偿损失或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
23 | 什么是“七天无理由退货”? | 网购商品在签收后七日内可无理由退货(特殊商品除外)。 |
24 | 经营者是否必须提供发票? | 是的,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合法有效的发票。 |
25 | 如何举报虚假广告? | 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或12315平台进行投诉。 |
六、行政法类
问题编号 | 问题内容 | 简要回答 |
26 | 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 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等。 |
27 | 行政复议的期限是多久? | 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 |
28 | 行政诉讼的时效是多久? | 自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诉讼。 |
29 | 什么是行政处罚听证? | 对较大数额罚款、吊销许可证等情形,当事人可申请听证。 |
30 | 什么是行政许可? | 行政机关依法对申请人作出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决定。 |
七、刑事诉讼法类
问题编号 | 问题内容 | 简要回答 |
31 | 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 有犯罪事实发生,需追究刑事责任。 |
32 | 什么是逮捕? | 为防止嫌疑人逃避侦查、毁灭证据而采取的强制措施。 |
33 | 审判程序包括哪些阶段? | 包括立案、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宣判等。 |
34 | 什么是不起诉决定? | 检察机关认为不构成犯罪或情节轻微不予起诉。 |
35 | 被告人有权获得律师辩护吗? | 是的,被告人有权委托律师进行辩护。 |
八、其他常见法律问题
问题编号 | 问题内容 | 简要回答 |
36 | 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 | 需具备合法产权、双方自愿、符合法律规定。 |
37 | 借钱不还怎么办? | 可通过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
38 | 什么是知识产权? | 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
39 | 侵犯知识产权会有什么后果? | 可能承担民事责任、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
40 | 什么是遗嘱? | 个人在生前对其财产分配作出的书面表示。 |
总结:
法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掌握一些基础法律知识,有助于我们在遇到纠纷时依法维权,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规避风险。以上内容仅是“日常法律常识100问”的部分总结,建议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学习,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以上就是【日常法律常识100问】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