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自我效能感的名词解释

2025-10-27 00:46:32

问题描述:

自我效能感的名词解释,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7 00:46:32

自我效能感的名词解释】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或应对某种情境的信心和信念。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还决定了他们在面对挑战时的坚持程度、情绪反应以及最终的成就水平。

一、自我效能感的核心

项目 内容
提出者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定义 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或应对某种情境的信心
核心作用 影响行为选择、努力程度、情绪调节与成就表现
影响因素 经验性反馈、替代经验、社会劝说、生理状态等
应用领域 教育、运动、健康、职场等
积极影响 增强动机、提升抗压能力、促进学习与发展
消极影响 低自我效能感可能导致逃避、焦虑、缺乏自信

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机制

1. 直接经验:个体通过自身成功的经历来增强自我效能感,失败则可能削弱它。

2. 替代经验:观察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也能影响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3. 社会劝说:他人的鼓励或批评会直接影响个体对自己能力的判断。

4. 生理与情绪状态: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也会影响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评估。

三、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

- 学习方面: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愿意接受挑战,学习效率更高。

- 工作方面: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与其职业满意度和绩效密切相关。

- 心理健康: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整体幸福感。

- 人际关系:自信的人更容易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处理冲突更为得当。

四、如何提升自我效能感?

方法 说明
设定小目标并逐步实现 通过达成小目标积累成功经验
寻求积极反馈 接受来自他人正面的评价与建议
观察榜样 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增强信心
调整思维方式 用积极思维看待挑战,避免消极自我暗示
保持良好身心状态 充足休息、适度锻炼有助于提升自信心

五、结语

自我效能感并非天生固定,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培养和提升。它不仅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基石,也是实现个人成长与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了解并重视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

以上就是【自我效能感的名词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