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钟神秀用的是什么描写】“造化钟神秀”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全诗为: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中“造化钟神秀”一句,是整首诗中极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句子之一。它描绘了泰山的神奇秀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敬畏之情。
一、
“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的是大自然的创造力量,“钟”意为聚集、集中,“神秀”则是指神奇秀美。整句的意思是:大自然将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这座山上。
从描写手法来看,这句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和夸张两种修辞手法:
- 拟人:将“造化”赋予人的行为特征,即“钟”,表现出大自然像一位有意识的创作者,把最美的风景集中于泰山。
- 夸张:通过“神秀”一词,强调泰山的美丽超凡脱俗,具有非凡的自然魅力。
此外,该句也包含了环境描写和情感抒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与热爱。
二、描写手法分析表
| 描写类型 | 具体体现 | 作用说明 |
| 拟人 | “造化钟神秀”中“钟”字的使用 | 将自然拟人化,增强画面感与情感表达 |
| 夸张 | “神秀”一词,形容泰山的非凡之美 | 突出泰山的奇特与壮丽,增强艺术感染力 |
| 环境描写 | 描述泰山的自然风光 | 展现泰山的宏伟景象,为后文做铺垫 |
| 情感抒发 | 表达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与向往 | 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
三、结语
“造化钟神秀”不仅是对泰山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拟人、夸张等手法,使诗句富有层次感和艺术美感,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诗句或写作技巧,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