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训俭示康》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所著的一篇家训文章,旨在告诫子孙后代要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一、
《训俭示康》通过司马光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观察,强调了“俭以养德”的重要性。他指出,节俭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家庭兴旺、国家强盛的基础。文中还列举了多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说明奢侈浪费会导致败亡,而勤俭节约则能带来福报。
文章不仅是一篇家训,更是一篇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论述,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 节俭是品德的共通点;奢侈是罪恶的最大表现。 |
|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 “共”即“同”,意思是拥有美德的人都是从节俭中来的。 |
| 夫俭,亦人之大德也。 | 节俭,也是人的重要美德。 |
| 今人多不修其身,而务广其居,厚其食,美其服,饰其车马,而不知其为害也。 | 现在很多人不注重修身,却一味追求扩大住所、丰盛饮食、华丽衣着、豪华车马,却不知道这些会带来危害。 |
| 惟贤者能以俭养德,不贤者不能也。 | 只有贤能的人才能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贤之人做不到。 |
| 吾本寒士,尝见世之贵人,其富也,非有功于国,非有德于民,徒以奢靡自奉,而忘其先人之勤劳,此岂可久乎? | 我原本出身贫寒,曾见过那些富贵之人,他们的富有并非因为对国家有功,也非对百姓有德,只是用奢侈来满足自己,忘记了祖先的辛劳,这样怎能长久呢? |
| 今吾虽老,犹守其道,不敢以势压人,不敢以利诱己,惟求其心之安耳。 | 如今我虽然年老,但仍坚持这一原则,不敢仗势欺人,不敢被利益诱惑,只求内心安宁。 |
| 吾子若能谨守此道,必无患矣。 | 如果你们能谨守这一道理,就不会有祸患了。 |
三、总结与启示
《训俭示康》虽短,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它不仅体现了司马光对家族的责任感,也反映了他对社会风气的忧虑。文章倡导的节俭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
- 对个人:节俭是一种美德,有助于培养自律和责任感。
- 对家庭:节俭可以维持家庭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 对社会:节俭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
总之,《训俭示康》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它提醒我们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更要保持内心的朴素与清醒。
以上就是【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