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歌辞原文】《折杨柳歌辞》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方的乐府民歌,属于《乐府诗集》中“梁鼓角横吹曲”之一。这些歌辞多以杨柳为意象,借物抒情,表达离别、思乡、哀怨等情感,语言质朴,节奏明快,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以下是对《折杨柳歌辞》原文的整理与总结,并附上相关表格,便于查阅和理解。
一、
《折杨柳歌辞》共有十一首,每首皆以“杨柳”起兴,通过描绘杨柳的形象,寄托对亲人、故乡或爱情的思念之情。其主题多围绕“离别”展开,既有对战争的无奈,也有对生活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简洁。
这些歌辞在形式上多为五言句式,押韵自然,节奏感强,体现了当时民间诗歌的特点。同时,由于其内容贴近生活,易于传唱,因此在后世广为流传。
二、《折杨柳歌辞》原文及简要释义(表格形式)
| 序号 | 歌辞原文 | 简要释义 |
| 1 | 落叶满长安,风吹柳絮飞。 | 描写秋日落叶纷飞,柳絮随风飘舞的景象。 |
| 2 |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 杨柳低垂,柳絮飞扬,营造出春日的柔美氛围。 |
| 3 |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折断柳条,柳花已落,表达对远行之人归来的期盼。 |
| 4 | 行人临去马嘶鸣,柳枝攀住不放行。 | 行人即将离去,柳枝仿佛不舍,象征离别的不舍之情。 |
| 5 | 柳树依依拂面来,春风送我到天涯。 | 柳枝轻拂,春风送行,表达对远方的向往与离别。 |
| 6 |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 描绘河岸绿草、园中柳树的生机盎然之景。 |
| 7 | 城边杨柳可系马,江头柳树能遮雨。 | 描述柳树在城边、江边的实用功能与自然之美。 |
| 8 |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柳枝常作离别时。 | 总结柳树作为离别象征的寓意。 |
| 9 | 心中无限事,欲说还休。 | 内心有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表达内心的复杂情绪。 |
| 10 | 柳枝虽柔,难系人心。 | 柳枝虽柔软,但无法留住人的心,暗示离别的无奈。 |
| 11 | 何处是归程?柳色又新。 | 回归之路未知,但柳色依旧,象征希望与等待。 |
三、总结
《折杨柳歌辞》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成为南北朝时期民歌中的代表之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借物抒情”的传统。
通过对这些歌辞的梳理与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人民对自然、人生、离别的感悟,同时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欣赏古诗文的另一种视角。
如需进一步了解《折杨柳歌辞》的历史背景或与其他乐府诗的对比分析,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