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ldquo及兔及rdquo及字的古诗大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兔”字虽不常见,但依然有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出现了这一意象。这些诗句或描绘自然景象,或寄托情感,或象征吉祥,展现了古人对兔子的独特理解与审美情趣。
以下是一些含有“兔”字的古诗精选,供读者欣赏与学习:
1. 《月出》——《诗经·陈风》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虽未直接出现“兔”字,但“月出”常与“玉兔”相关联,成为后世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2.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野菜,井上生青苔。
姐妹闻之,泪落如雨。
此诗通过“兔从狗窦入”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战乱后家园荒废的凄凉景象。
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虽然没有“兔”字,但诗中“河”“岳”等意象常与神话中的“玉兔”相联系,体现出一种文化上的隐喻。
4.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中提到“嫦娥”,而嫦娥传说中常与“玉兔”相伴,因此“兔”字虽未直接出现,却在文化语境中频繁出现。
5.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李白诗中多次提及月亮,而“玉兔”作为月亮的象征,常被文人墨客借以抒发情怀。
6.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虽然没有“兔”字,但“寒食节”与“兔”在民俗中有所关联,如“兔儿爷”等。
7.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中虽无“兔”字,但“草木深”与“兔”在自然环境中常有交集,形成诗意联想。
8. 《咏兔》——唐代诗人
玉兔呈祥瑞,银辉映月华。
伏草寻芳径,腾空跃彩霞。
此为后人仿古之作,虽非经典名篇,但体现了“兔”在诗词中的美好寓意。
总结来说,虽然“兔”字在古诗中并不常见,但其意象丰富,常与月亮、自然、吉祥等元素相结合,赋予诗歌更多层次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以及“兔”这一形象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