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在医疗环境中,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为规范医务人员的洗手与手消毒行为,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特制定本制度,以确保全体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医疗机构内从事诊疗、护理、行政及后勤等工作的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习学生、保洁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二、基本原则
1. 手卫生是防止病原体传播的关键措施,所有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并自觉执行。
2.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或污染物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均应进行手卫生。
3. 手卫生方法包括流动水洗手、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或佩戴手套等,具体根据操作类型选择合适的方式。
三、操作规范
1. 流动水洗手:
- 用清洁流动水湿润双手,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
-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洁指缝、指甲、手腕等部位。
- 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一次性纸巾或烘干设备擦干。
2. 手消毒剂使用:
- 取适量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正确步骤揉搓至干燥。
- 消毒剂应覆盖整个手部,包括手指、指缝、手掌、手背及手腕。
- 若手部有明显污物或有机物污染时,应先进行流动水洗手,再使用手消毒剂。
3. 戴手套注意事项:
- 进行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操作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
-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脱去手套,并进行手卫生。
- 不可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四、监督与培训
1. 医院应定期组织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2. 各科室负责人需负责监督本科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并做好记录。
3.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将不定期抽查手卫生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奖惩机制
1. 对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未按规定执行手卫生、造成感染事件的责任人,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科室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还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的安全性与专业性,为患者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