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随着新学期的推进,八年级的学生们迎来了第一次重要的阶段性检测——语文期中测试。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下面提供一份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内容紧扣教材,贴近教学实际,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查漏补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喧嚣(xuān)B. 轩辕(xuān)C. 烘托(hōng)D. 遗憾(yí)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来上学。
B.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C. 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博物馆的活动。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提高了环保意识。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
A. 杜甫B. 文天祥C. 白居易D. 李白
4. 下列词语中,属于“描写人物动作”的一项是( )
A. 感动B. 高兴C. 跑步D. 思念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清澈。
B. 他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C. 红叶似火,映红了山岗。
D. 春风拂面,如丝般柔滑。
6. 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背影》——朱自清
B. 《藤野先生》——鲁迅
C. 《桃花源记》——陶渊明
D. 《岳阳楼记》——欧阳修
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 )
A. 王勃B. 王维C. 李白D. 杜甫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立侍左右(站立)
B. 或遇其叱咄(有时)
C.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D. 俟其欣悦(等待)
9.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问:“你去哪?”
B. 他说:“我今天很忙。”
C. 你是不是想去?
D. 今天天气真好!
10. 下列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三峡》的作者是__________。
2.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________。
3.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
4.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__________的作品。
5. 《春望》的作者是__________。
6. 《泊秦淮》的作者是__________。
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__________》。
8. 《木兰诗》是__________时期的作品。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__》。
10. 《饮酒》(其五)的作者是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嗜学:__________
(2)假借:__________
(3)弗之怠:__________
(4)逾约: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3. 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4.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能“遍观群书”。(2分)
5. 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勤学苦读”的理解。(8分)
四、作文(30分)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
1.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2.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3.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2. B3. B4. C5. D
6. D7. A8. D9. A10. B
二、填空题
1. 郦道元2. 苏轼3. 陶弘景4. 苏轼5. 杜甫
6. 杜牧7. 《龟虽寿》8. 南北朝9. 《水调歌头》10. 陶渊明
三、阅读理解
1. (1)爱好学习(2)借(3)不松懈(4)超过约定时间
2. 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水都结冰了,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展,但他仍然不懈怠。
3. 表现了作者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
4. 因为他勤奋刻苦,诚信守约,所以人们愿意借书给他。
5. 略(开放性答案)
四、作文
略(根据写作要求评分)
这份试卷涵盖了八年级语文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文言文、现代文阅读、诗词积累以及写作训练,适合学生进行期中复习和自我检测。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对待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