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一、活动名称:
《我是讲卫生的小宝宝》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乱扔垃圾等。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服务意识。
3. 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1. 图片若干(如:洗手、刷牙、整理玩具等)。
2. 魔术棒或小贴纸作为奖励工具。
3. 简单的儿歌《洗手歌》。
4. 小镜子、水盆、肥皂等道具。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与幼儿打招呼,引导他们回忆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后都做了什么。
提问:“你们早上起床后先做什么?”“吃饭前要不要洗手呢?”通过互动让幼儿初步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
2. 教学环节(10分钟)
展示图片,带领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行为是否正确。
例如:
- 图片1:小朋友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洗手就吃东西。
- 图片2:小朋友在上厕所后认真洗手。
引导幼儿讨论:“哪一种做法更好?为什么?”
教师总结:讲卫生可以让我们身体健康,不容易生病。
3. 游戏互动(10分钟)
开展“我是讲卫生的小明星”游戏。
玩法:教师出示不同的生活场景图片,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判断是否需要讲卫生,并做出相应动作。
例如:
- “我要去玩沙子了,应该怎么做?”(回答:要洗手)
- “吃完点心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回答:要擦嘴)
4. 歌曲学习(5分钟)
教幼儿学唱《洗手歌》,边唱边做动作,帮助幼儿记忆讲卫生的习惯。
歌词示例:
“搓搓手心,搓搓手背,
洗一洗,干干净净真可爱。”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检查自己的卫生习惯。
布置小任务: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自己如何洗手,并拍照带回幼儿园分享。
五、活动延伸:
1. 在班级设置“讲卫生小明星”展示墙,表扬表现好的幼儿。
2. 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小卫士”评选,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贴近幼儿生活的主题入手,结合图片、歌曲和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基本的卫生习惯。今后可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强化,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点设计,旨在通过趣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幼儿的常规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