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班语言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兔子和大灰狼》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理解简单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幼儿认识“勇敢”、“聪明”等基本情感词汇,增强语言积累。
3. 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模仿角色说话,提高参与积极性。
三、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若干(小兔子、大灰狼、森林背景)。
2. 头饰:小兔子、大灰狼、老山羊等。
3. 轻柔的背景音乐。
4. 教师提前熟悉故事内容,准备好提问引导语。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亲切的语气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小兔子和大灰狼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听看?”
接着播放轻柔的音乐,出示第一张图片——小兔子在森林里玩耍,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看到的内容。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兔子和大灰狼》的故事,边讲边展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情节发展。
故事大致
一天,小兔子在森林里玩,突然遇到了大灰狼。大灰狼想要吃掉小兔子,但小兔子很聪明,它假装自己是老山羊,骗过了大灰狼,最后安全回家了。
3. 提问互动(8分钟)
教师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 “小兔子遇到谁了?”
- “大灰狼想干什么?”
- “小兔子是怎么做的?”
- “你觉得小兔子勇敢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并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表扬。
4. 角色扮演(10分钟)
请几位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兔子、大灰狼、老山羊等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表演。其他幼儿可以跟着一起模仿,增加趣味性。
5. 总结延伸(2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听了小兔子和大灰狼的故事,知道了遇到危险时要冷静、勇敢,还要动脑筋想办法。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哦!”
五、活动延伸建议:
1.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故事图片,让幼儿自由讲述故事。
2. 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或故事场景,提升绘画兴趣。
3. 家长配合,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复述故事,增强亲子互动。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导入、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今后可在故事选择上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兴趣需求。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设计,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注重语言表达与思维训练,适合幼儿园学前班教学使用。